编办概况

重点专题

杭州市以“实名制+”推动机构编制工作创新发展

【来源: | 发布日期:2017-03-23 】 【选择字号:

     杭州市以“实名制+”推动机构编制工作创新发展
 
        时间:2017-03-22        来源:杭州市编办

 
  2007年,为进一步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杭州市着手开展了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建设,经过近10年的不断完善,已实现市直及13个区、县(市)“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管理以及编制数、实有人数的一一对应,同时,不断新增完善系统功能应用,实现了编制职数审批网上流转、人员数据分析实时生成等重要功能模块。
  一、基本概况
  (一)起步早。杭州市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起步于2007年,历经系统构架部署、流程规范再造和完善应用服务等三个建设发展阶段,现已基本建成集数据采集、业务管理、决策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集约化的信息管理平台。
  (二)覆盖广。截至16年底,杭州市实名制系统网络触角已延伸至乡镇(街道)一级,全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在编人员均纳入到实名制系统管理,真正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管理。
  (三)制度细。杭州市在着力推进实名制系统建设的同时,不断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以确保系统能够良好运行,至今已相继下发20余份文件。
  (四)信息全。杭州实名制系统内容涵盖机构编制所有信息以及人员基本信息,为后期的数据分析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数据准。依托实时通达的信息网络、部门数据的动态比对以及各类基于系统上的业务流程,实名制系统真正达到了各项数据全面、及时、准确的目标,可以利用系统随时打印统计报表,实时开展统计研究分析,并第一时间提供领导决策参考。
  (六)功能强。目前,杭州市实名制系统搭载运行了17个应用功能模块,内容涵盖:用编计划下达、进人进编审批、职数申请备案、车贴发放审核、历史档案查询、智能报表开发、机构编制年报、短信服务平台、数据安全审计等。
  二、主要做法
  自建设以来,杭州市实名制系统逐步确立了“精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建设管理目标并努力推进实施。
  (一)以信息共享、业务应用实现数据管理的“精准化”。
  机构编制数据的全面、及时、准确,是实名制系统生存的基础。系统建立至今,杭州市编办始终将实名制系统数据的“精准化”作为建设发展的终极目标,并取得显著成效。
  1.全面。杭州实名制系统内容涵盖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所有基本信息。主要包括:
  (1)机构编制信息。内容涵盖:机构名称、机构属性、隶属关系、机构规格、主要职责、内设机构、经费形式、事业单位分类类别、编制数、编制类型、实有人数、领导职数、实配领导人数、年度用编计划及使用情况、编外用工计划及使用情况、组织机构代码等30余项要素信息。
  (2)人员配置信息。内容涵盖:一是在职人员、兼职人员、减少人员(退休、调离人员等)、编外人员等各类型人员的花名册。二是在职人员基本信息,包括:姓名、编制类别、在编状态、职务名称、人员分类、职务级别、职称名称、进入单位形式和时间、兼任非领导职务等50余项要素信息。通过与公安部门的信息共享比对,还收录了在编人员的照片信息,实现人员与照片的一一对应。
  除以上信息内容外,杭州市实名制系统还涵盖了其他与机构编制管理相关的内容,并逐步加以丰富、完善。如:收录了至2001年以来的所有涉及机构编制的文件材料并形成了历史沿革表单。
  2.及时。主要通过“三个一”实现数据及时更新,即:通过用编进编、职数报备等机构编制日常业务在系统上实时流转,确保编制、职数使用数据“第一时间”更新;通过下发实名制库数据维护管理办法,明确机构编制调整数据当天完成系统录入,确保相关数据“一天内”更新。通过与人力社保、公安等部门的数据每月底层交换比对,确保人员基本信息在“一月内”校准。杭州市还将“是否及时、准确维护更新实名制系统数据”作为一项考核指标,纳入到政府部门综合考评范围,以确保单位主动、精确更新数据。
  3.准确。依托实时通达的信息网络以及业务流程在系统上的实时流转,有效保证了实名制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在系统开发前期杭州市编办就与组织、人力社保(主要是医保、工资等系统)、财政、公安等部门建立了信息共享比对机制。通过各部门海量数据底层交换、筛选整合、自动校准,充分保证了涉及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方面的信息数据在实名制系统上准确性。通过与工资统发系统比对,校准了机关和财政补助单位人员编制信息;通过与公安人员数据库比对,校准了人员基本情况信息;利用车改补贴审核系统,校准所有车改单位人员的职级信息等。此外,还对历史数据的每一步操作都留下痕迹,形成可追溯的查询问责机制,确保数据安全。通过上述举措,杭州市实名制系统已实现两个“一一对应”,即:审批机构编制与实名制显示的机构编制一一对应;单位实际在编人员信息与实名制显示的人员信息一一对应。
  (二)以应用流程网上运行实现业务管理的“规范化”。
  机构编制业务在实名制系统上的运行使用是“实名制+” 提升机构编制管理水平上的重要体现。以信息化手段打造的实名制系统,在操作简便、数据留痕、透明规范等方面有着人工操作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通过业务工作在实名制系统上的流转,实现了工作流程的标准化、透明化,达到了机构编制业务管理的规范化,从而实现编办现有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目的。
  在实名制系统上,打造了用编计划和进编流程全过程管理链,机关事业单位进编进人,不再采取传统的纸质审批,只需在实名制系统上打印编制使用申请表,若市编办给单位下达的当年用编计划数为3名,则单位至多打印3张编制使用申请表;由于每张表都被电脑赋予唯一的条形码,避免了审批过程的不可控性和人为随意性,不仅从源头上杜绝了超编进人的目的,还达到了有序用编的成效。
  在实名制系统上,建立了职数预报备案流程,电脑默认单位只能在空缺职数范围内提出使用申请,经编办审核通过后,方可通过竞争上岗等方式配备干部,并在规定时间内到编办进行职务变动备案,组织、人力社保、财政等部门则根据杭州市编办备案依据调整人员工作待遇,从而有效杜绝了超职数配备干部、随意设置领导职务名称等问题的出现。
  在实名制系统上,建立了编外用工实名管理流程,用工单位只能在编办核准的编外用工计划数内入库相关人员,财政部门按照实有人数核拨经费,有效避免了核多用少、核少用多的情况出现。同时,系统中还备案了每个编外用工的劳动合同,便于监督核查。
  业务流程在系统上的有效运行使用也促使单位更加主动及时地更新完善实名制系统数据,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三)以数据统计分析研判实现编制管理的“科学化”。
  数据统计分析是“实名制+”在机构编制管理顶层设计层面的价值体现。基于实时准确的实名制系统数据,杭州市已在系统上开发了30多种类型的统计表单,且实现了表单“自动生成、一键打印、实时反映”的效果,基本满足了机构编制日常管理和分析研究使用,为领导宏观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2014年底,杭州市编办利用实名制系统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精确计算出往年人员进出情况及今后几年的退休人员变动数据,并以此制定出台了“杭州市未来三年用编方案”。每年,通过实名制系统,精确统计即时实有人员数和空编数以及下一年退休人员数,并以此科学制定下一年的用编计划。为加强对区、县(市)控编减编工作的监督检查,每月在实名制系统上自动生成《全市人员编制变动情况月报表》报送市、县(市区)两级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决策参考,相关数据都精确的个位数。
  三、工作成效
  实名制系统建设是机构编制管理方式的一场革新,是以权威数据库为核心、以网络通达为辐射半径、以规范程序为载体的现代化管理方式。
  (一)实名制管理从“线下走到线上”
  实名制系统从“基本数据库”发展到“运用于机构编制业务管理”,实现了机构编制管理从线下走到线上的转变。通过实名制系统上的业务运用,固化了申报流程,实现了审批程序的规范化、透明化,同时节约了办事时间、降低了人工成本。通过实名制系统,还可以随时提取相关信息数据,如领导职数配备、在编在职人员学历、年龄结构组成等汇总情况,能够有效地加强宏观管理、较好地提高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效率。精细化、爆炸式的数据集合所产生的附加值,为大数据时代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提供了强大的转型支撑。
  (二)实名制管理从“幕后走到前台”
  机构编制管理不是一个孤立的管理环节,而是相关监管部门共同形成的一个互相协作、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管理体系。实名制系统为形成部门联合监管机制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目前,杭州市实名制系统数据已经作为配备干部、核准预算、配备办公用房、征收残疾人保障金的重要依据,广泛应用于组织、财政、人社、机关事务、残联等部门工作。
  (三)实名制管理从“基础走到决策”
  实名制系统的积极作用在于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数据的透明化,从而将权力审批推向标准化,杜绝了传统的机构编制管理方式下出现的超编、混编、混岗、吃“空饷”、底数不清等问题,提高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通过机构编制核查、部门数据联动和统计决策分析等深入的业务应用,用全面、直观的数据管理,代替片面、模糊的感官判断,加强了机构编制管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