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三转变”提前完成年度报告公示工作
福建省泉州市“三转变”提前完成年度报告公示工作
时间:2017-03-24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编办
按照新时期登记管理工作“优化服务”和“强化监管”两个重心的要求,福建省泉州市着力在“转观念、转方法、转作风”下功夫,高效推进2016年度报告公示工作,比法定时限提前7日完成目标任务。目前,全市共审核完成年度报告的事业单位法人4338家,向社会公示4309家,列为整改单位4家,审核率和公示率均为97%。其中,泉州市直、鲤城区、丰泽区、泉港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台商投资区等地出色完成任务,审核率100%,公示率99%。
转观念,强化“上下联动”责任意识。及时组织学习贯彻上级关于加强和创新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监管、进一步优化登记管理服务的精神,以“创新监管,助推登记管理服务升级”为目标,进一步梳理规范服务流程,对受理、审核、核准环节进行适度整合,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边界、审查要点、审查方式及办事时限。同时,建立市县年度报告公示月报制和责任制,以先促后,确保市县两级上下联动,协力高效推进公示工作。
转方法,架构“一张网格”监管体系。汇聚监管合力,加强与证书使用管理职能部门的联系,完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共享机制,同时持续巩固与泉州市保密局的公示信息联合审查机制,确保公示信息真实、准确、安全。创新“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机制,扩大“两库”涵盖面,率先实现市县并库,探索建立市县联动与分级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年度报告内容开展抽查,对违反登记管理规定情形的进行相应处理。严格年度报告资料审查,市县两级重点关注“资产损益情况”“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和“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等三方面内容,对涉及民生、国安等敏感单位,谨慎审核后有选择性地公开,促进维护社会稳定。
转作风,提升“窗口服务”工作质量。通过门户网站、公告栏、QQ群、微信等媒介,加强登记管理政策法规和办事流程的宣传,实时在线反馈事业单位咨询,帮助答疑解难。工作中,注重简化优化办事流程,最大限度服务事业单位,对无不良信用记录的事业单位申报材料存在个别形式欠缺、不影响后续审查和判断的,在申请人提出书面申请后,酌情实行“容缺受理”。同时,密切关注事业单位法人机构编制调整事项,建立《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事项跟踪台帐》,对涉及证书刊载事项发生变化的,主动提醒单位按时办理变更,全年办理变更1636家,确保年度报告公示申报不延误。
时间:2017-03-24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编办
按照新时期登记管理工作“优化服务”和“强化监管”两个重心的要求,福建省泉州市着力在“转观念、转方法、转作风”下功夫,高效推进2016年度报告公示工作,比法定时限提前7日完成目标任务。目前,全市共审核完成年度报告的事业单位法人4338家,向社会公示4309家,列为整改单位4家,审核率和公示率均为97%。其中,泉州市直、鲤城区、丰泽区、泉港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台商投资区等地出色完成任务,审核率100%,公示率99%。
转观念,强化“上下联动”责任意识。及时组织学习贯彻上级关于加强和创新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监管、进一步优化登记管理服务的精神,以“创新监管,助推登记管理服务升级”为目标,进一步梳理规范服务流程,对受理、审核、核准环节进行适度整合,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边界、审查要点、审查方式及办事时限。同时,建立市县年度报告公示月报制和责任制,以先促后,确保市县两级上下联动,协力高效推进公示工作。
转方法,架构“一张网格”监管体系。汇聚监管合力,加强与证书使用管理职能部门的联系,完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共享机制,同时持续巩固与泉州市保密局的公示信息联合审查机制,确保公示信息真实、准确、安全。创新“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机制,扩大“两库”涵盖面,率先实现市县并库,探索建立市县联动与分级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年度报告内容开展抽查,对违反登记管理规定情形的进行相应处理。严格年度报告资料审查,市县两级重点关注“资产损益情况”“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和“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等三方面内容,对涉及民生、国安等敏感单位,谨慎审核后有选择性地公开,促进维护社会稳定。
转作风,提升“窗口服务”工作质量。通过门户网站、公告栏、QQ群、微信等媒介,加强登记管理政策法规和办事流程的宣传,实时在线反馈事业单位咨询,帮助答疑解难。工作中,注重简化优化办事流程,最大限度服务事业单位,对无不良信用记录的事业单位申报材料存在个别形式欠缺、不影响后续审查和判断的,在申请人提出书面申请后,酌情实行“容缺受理”。同时,密切关注事业单位法人机构编制调整事项,建立《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事项跟踪台帐》,对涉及证书刊载事项发生变化的,主动提醒单位按时办理变更,全年办理变更1636家,确保年度报告公示申报不延误。